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 > > 正文

全球今热点: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108)时间专题(8):“‘关联时间’与‘独立时间’(1)”

来源: 哔哩哔哩    时间: 2023-05-26 11:36:30

书接前文,这篇文章,嗯,稍微考虑了下,既然上篇文章中的模型中已经说到了两个强引力源对不处于强引力源构成的直线上的物理单位施予源质引力作用效果——这样一个可以和通常时间流逝情况下重力条件下非等高时释放双球的模型进行比较的模型,那么这篇文章就先把“关联时间”与“独立时间”的内容说了,其他的模型如果要说就之后再说吧,嗯·················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说明了不以“时间”作为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参考因素,而是以“引力”作为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参考因素的“时间引力作用规则”中最重要的核心观点——引力失衡程度高的先动,失衡程度低的后动,不失衡的不动——这样一条原则。

为了让读者更加理解“引力失衡程度高的先动,失衡程度低的后动,不失衡的不动”——这一原则具体指的是什么概念,我举了这样一个不处于两个强引力源构成直线上的物理单位受两个强引力源对其施予的源质引力作用效果影响的模型——模型《107》-3如下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上述模型《107》-3中,如果不以“时间”作为衡量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参考标准,而是以“引力”作为衡量物理运动状态变化的参考标准,则模型《107》-3中橙色能量单位会因为引力失衡程度更高“先动”——发生相对位移,并且在相对位移的过程中逐渐使得自身的引力失衡程度降低,直到其转变为模型《107》-7的模型如下:

——之后,由于橙色能量单位与红色能量单位的引力失衡程度相等,所以此刻它们才会一同开始相对位移,并且最终它们相对位移的结果将如下图《107》-8所示:

——而实际上,上述模型所描述的内容其实是相当反常识的。

为什么说上述模型非常反常识呢?

因为上述模型描述了一个引力失衡程度较低的物理单位在引力失衡程度较高的物理单位发生相对位移时相较于除因引力失衡程度较高而发生相对位移的物理单位而外的物理单位相对静止——又或者说没有产生“变化”——也即是“时间静止”时的情况——当然,这么说读者可能还是不能理解,那么我们对比一下正常的时间流逝状况下,物理单位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情况,可能就有人能够理解问题所在了。

关于《107》-3变动至《107》-8的模型,或许有人会做这样一个联想——假设有人将两个相同物理结构的球体从不同的高度扔向地面如下图《108》-1:

——如果直接套用《107》-3至《107》-8的变化状况去双球下落的情况,则两个球中的一个会保持与除另一个球外的其他所有物理单位相对静止,直到另一个球来到与它等高的位置,如下图《108》-2:

——之后才开始同时向下坠落,如下图《108》-3:

——看看这个通常时间流逝情况下重力条件下非等高时释放双球的模型就能够理解《107》-3变化至《107》-8的模型究竟有多不可理喻了吧?

客观地来说,《108》-1变化至《108》-3的现象的确是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如果有两个人同时从两个距离地面不等的位置释放两个球,则两个球应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最终距离地面更近的橙色球优先落地,之后距离地面更远的红色球应该才会落地。

在我们人类常识中的时间流逝状况里,当两个以上的物理单位同时引力失衡时,只要这两个以上的物理单位没有因任何缘故而无法发生相对位移,则这两个物理单位的相对位移应该同时开始、同时发生,只有一个物理单位因引力失衡而发生相对位移,而另外一个物理单位却相较于绝大多数物理单位保持相对静止——即使这两个以上的物理单位所受引力失衡程度可能不等,这样的情况也绝对不可能发生。

——这是通常时间流逝情况下重力条件下非等高时释放双球的模型给予的结论,也是我们的常识——我们的常识如此,而这份“常识”则明显与《107》-3至《107》-8的物理转化过程是有冲突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冲突呢?

如果读者再阅读一下《108》-1至《108》-3的模型的描述就可以发现,在对模型《108》-1至《108》-3的描述中进行这样一段说明——如果有两个人同时从两个距离地面不等的位置释放两个球,则两个球应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最终距离地面更近的橙色球优先落地,之后距离地面更远的红色球才会落地。

是的,如果我们要对这一情形进行描述,必将使用“加速度”——或称(Vt-V0)/t——这样一个在定义式中无论如何都绕不开“时间”这一概念的词语来进行描述,而有无“时间”概念参与进入对物理运动状态变化的描述则就是物理过程《107》-3至《107》-8与物理过程《108》-1至《108》-3之间出现如此巨大的不同的根本原因了。

一般而言,我们人类习惯于用“时间”这一概念作为描述物体运动的一种自变量,不过,宇宙中并非所有物理结构的时间流逝速度都是统一的。

如果各位读者还记得我在这个“时间专题”的第一篇文章中就陈述了的重点——“对于人类而言拥有意义”的“时间”的本质是物理实体有先后顺讯的相对位移变化过程,物理实体产生的变化——相对位移——它带来的源质引力作用效果有先后顺序的变化是“对于人类而言拥有意义”的“时间”形成的基础,如果宇宙中所有物理实体彼此之间都不再变化,那么“对于人类而言拥有意义”的“时间”也将不复存在、即使“时间”能够彻底脱离所有形式的“变化”独立存在,这样的“时间”对于人类而言也不具有任何意义——这两句话,读者或许就能够理解,对于“时间”而言,“变化”才是其重点,脱离了“变化”的“时间”没有意义。

——而这也就构成了“关联时间”与“独立时间”产生的基础——如果某个因素将两个及以上物理单位的“变化”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联系在了一起,使得这两个及以上的物理单位中任意一个物理单位相较于某个参考系发生了“变化”,则余下的所有物理单位也一定相较于该参考系发生了某种程度上的“变化”,则称这些物理单位的时间是“关联的”,或称它们拥有相同的“关联时间”——反之,如果任意两个物理单位之间的“变化”并不存在任何直接或是间接的联系,当其中一个物理单位相较于某个参考系发生了“变化”,另一个物理单位却相较于参考系“相对静止”或称之为“维持不变”,则称这些物理单位的时间“没有关联关系”、它们没有相同的关联时间,或称它们具有彼此独立的“独立时间”。

——以上便是“关联时间”与“独立时间”的概念了。

一般而言,“关联时间”与“独立时间”最为可靠的参考系为“任意时刻下,宇宙中除当前时刻下,引力失衡程度最高的物理单位而外的所有的物理单位”,当然客观来说,我们人类目前是使用不了这个“最为可靠的参考系”的,所以目前相对我们人类而言“能够使用的所有参考系中”最为可靠的参考系为“‘人类认知范围内’的所有物理单位构成的参考系”——由于有了“人类认知范围内”这么一条避无可避的前提条件,所以量子力学里面无可避免地将带入一个主观判断因素——“观测者”——这也是量子力学理论里隔三差五就会跳出来一次的一个词语,这也是量子力学开始出现唯心主义倾向的根本原因。

——当然,量子力学不是目前的重点,这个以后再说,我先简短地来说明一下,之所以《108》-1至《108》-3的情景不会在现实中发生的原因在于,在能够被人类直接认识的宏观物理层级下,诸如“人”、“球”、“地球”等物理单位都含有数量极为巨大的源质与能量单位,这些物理单位带来的引力失衡难以通过引力自适应协调平衡彻底协调,进而使得它们会或多或少地对外产生引力作用影响,而它们彼此之间互相释放的引力作用影响又将它们彼此之间联系在了一起,使之成为了一个“整体”进而拥有了相同的“关联时间”,因此不会出现一个球在空中悬停,等另一个球落下来,它们再一起落下的情况。但在模型《107》-3至《107》-8模型,在量子及之下更小的属于基本物理单位——源质与能量——的层级中,由于这些相较于人类这些高源质、能量的物理单位而言含有的源质与能量数量极为稀少的物理单位对外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容易被引力自适应协调平衡协调抹除掉,所以任意两个量子、量子与宏观物理单位、量子以下的基本物理单位彼此之间极有可能做到互不影响——至少互相之间的影响程度无限趋近于“零”,因此它们可以拥有彼此独立的“独立时间”,而混用了宏观层面的“关联时间”与微观层面的“独立时间”也就是目前量子力学理论最重要的问题了。

关于上述理论的原理,我会在下篇文章中在继续深入的探讨,这篇文章写了甚至有了3K字,所以我先摸了,最近本人有点事,事还略微有点多,明明是我过生日的一个月不知道为啥这个月总有一堆乱七八糟奇奇怪怪的破事,反正更新慢了点,我也没啥折,稍微凑合凑合吧。

就这样。

以上。

X 关闭

最近更新

推荐内容

Copyright ©  2015-2022 北极卫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9   联系邮箱:514 676 113@qq.com